公元220-280年

公元220-280年 汉国中兴

建兴九年(公元231年)

  •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,攻克陈仓,斩杀魏将张郃,一路挺进,直抵洛阳城下
  • 司马懿集结大军与诸葛亮主力决战于邙山,汉军凭借"木牛流马"运输技术保障后勤,并首次大规模使用改良型连弩,魏军伤亡惨重
  • 十月,洛阳城破,魏帝曹叡仓皇北逃至邺城

建兴十年(公元232年)

  • 诸葛亮派马谡、魏延分兵追击曹叡,同时以刘禅名义下诏安抚中原百姓
  • 邺城守将弃城投降,曹叡及司马懿退至幽州
  • 刘禅下诏封诸葛亮为"兴汉侯",统领中原军政

建兴十二年(公元234年)

  • 诸葛亮改革军制,设立车营、工营、弩营三大主力,开创"工学制胜"军事思想
  • 创立洛阳明堂学宫,广招天下贤才,以"法、算、工、兵"为四大要义
  • 蜀将姜维率军击败并俘虏司马懿,北方大部统一

建兴十五年(公元237年)

  • 诸葛亮病逝于洛阳,终年56岁,临终前留下《治世十议》
  • 刘禅亲政,以姜维为大将军,费祎为丞相,共理朝政
  • 魏国残余势力与鲜卑联合反扑,被姜维采用诸葛亮"工学制胜"策略击败

延熙八年(公元245年)

  • 姜维改良"木牛流马",发明车轮传动水排系统,解决黄河水患
  • 废除九品中正制,设立明算科考核官员,以才学治事,而非门第

延熙十五年(公元252年)

  • 孙权病逝,东吴内乱,费祎以刘禅名义提出"一统汉室"号召
  • 姜维率军东下,平定孙峻叛乱,纳东吴入汉,三国最终统一

延熙二十年(公元257年)

  • 刘禅设立工部为六部之首,确立"明算治国"国策
  • 姜维改革农具,推行铁犁牛耕,粮食产量大增
  • 派遣使者出使大秦(罗马),开启海上丝路

景耀元年(公元260年)

  • 刘禅逝世,其子刘璿即位
  • 姜维受命修订《九章算术》为《明算真解》,成为此后千年算学基础
  • 诏令天下郡县设立明算学堂,以培养治国人才

景耀七年(公元266年)

  • 汉朝规定京师及各州郡必须有工学院,学习水利、造物、算学
  • 姜维病逝,汉廷追谥其为"忠武侯",与诸葛"忠武侯"并祀
  • 汉朝完成全国户籍统计,人口约两千三百万

景耀十五年(公元274年)

  • 设立明堂研究院,专攻天象观测与历法修订
  • 编纂《诸葛集》《姜氏算经》,奠定汉朝工学理论基础
  • 改良造纸术,纸张成本大幅降低,文书得以广泛流通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