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民生图鉴》——广运年间(约公元940年)的赤脚生活指南(节选)
《民生图鉴》——广运年间(约公元 940 年)的赤脚生活指南(节选)
(原书作者不详,或为某游方郎中、落魄秀才、或经验丰富之老农老妪集体智慧之结晶。以手抄本或简陋刻印本流传于民间,因其语言浅白,图文并茂,专解百姓日常急难,故又被戏称为“赤脚指南”、“百姓万事通”。此为洛阳“继绝书坊”于应历五年,公元 975 年,搜集整理重刊本之节选。)
(刊印前言·继绝书坊主人 王小二 谨识): 咱这《民生图鉴》,可不是给那些官老爷、大学问家看的。这是给咱田间地头、市井巷尾的普通老百姓预备的一本“过日子说明书”。里头说的,都是些柴米油盐、头疼脑热、婚丧嫁娶的实在事儿。话糙理不糙,图丑字不歪。您要是觉着有用,就照着办;觉着不对,就当听个乐呵。世道艰难,能帮大伙儿少走点弯路,少吃点亏,俺这书坊也就没白开张。
第一卷:吃饱穿暖是头桩——田里地里的学问
第一节:看天吃饭,也得会“算”日子 咱庄稼人,头顶一片天,脚踩一方田。老天爷赏不赏脸,那是没法儿强求。可啥时候下种,啥时候锄草,啥时候收割,这里头可有大学问。
- 认清二十四节气歌: “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”这老祖宗传下来的歌谣,可不是瞎编的。哪个节气该干啥农活,错过了可就误了一年收成。
- 观星望月识天时(简易版): 天上星星亮晶晶,要是北斗七星勺把朝东指,天就要亮了。月亮圆了又缺,缺了又圆,差不多三十天一个来回。月亮圆的时候,潮水大,不宜下海打鱼(沿海地区适用)。
- 看云识天气(土法): “天上鱼鳞斑,晒谷不用翻。”“朝霞不出门,晚霞行千里。”“蚂蚁搬家蛇过道,大雨不久就来到。”这些都是老辈儿人传下来的经验,十回里头总有七八回是准的。
- 选好种,多打粮: 种地不能光使傻力气。买种子的时候,要挑那些颗粒饱满、颜色鲜亮的。自家留种,也要选那穗大、抗病的。官府推广的《劝农桑注疏》(若此时已有),里头有不少好法子,识字多的可以找人念念。
第二节:田间管理有诀窍
- 深耕细作是根本: 地要多犁几遍,犁得越深越细,土就越松,庄稼根才扎得深,长得壮。
- 施肥得当产量高: 人粪尿、猪牛羊粪、草木灰、烂菜叶子,都是好肥料。沤熟了再往地里撒,别直接用生粪,容易烧坏苗。田埂上的绿草,割下来埋到地里,也是好肥。(此为绿肥的朴素应用)
- 锄草要勤快: 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还快,它们抢水抢肥,得勤锄。锄头使得好,能顶半场雨。
- 病虫害早防治: 庄稼生了虫,叶子发了黄,得赶紧想法子。草木灰撒在叶面上,能治些小毛病。严重的,就得请教村里有经验的老农,或者看看《劝农桑注疏》里有没有方子。别信那些跳大神的,瞎耽误工夫。
第三节:养鸡养猪,添补家用
- 母鸡下蛋,公鸡打鸣: 养几只鸡,能捡鸡蛋吃,还能听个响儿。鸡窝要干净通风,别让鸡淋着雨。喂鸡用些谷糠、菜叶、小虫子就行。
- 猪是家中宝: 有条件的,养头猪。猪吃百家食,长得快。过年杀了猪,一家人都能吃上肉,猪粪还是好肥料。猪圈要勤打扫,不然容易生病。
第二卷:身子骨是本钱——日常保健与小病小痛咋对付
第一节:吃喝拉撒皆学问
- 粗茶淡饭保平安: 日子再难,也别老饿肚子。五谷杂粮最养人,青菜豆腐不可少。大鱼大肉偶尔解解馋就行,吃多了不消化,还费钱。
- 喝开水,少生病: 河水、井水(未经验证安全的井水)别直接喝,容易闹肚子。烧开了再喝,能杀里头的脏东西。
- 早睡早起精神好: 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跟着老天爷的步调走,身子骨才结实。别老熬夜,伤神。
- 勤洗手脸,讲究干净: 饭前便后要洗手,身上脏了要擦洗。家里头窗户常开,透透气。干净了,病就少了。
第二节:头疼脑热不用慌,土方草药来帮忙
- 风寒感冒: 姜汤(生姜切片加红糖煮水)发汗,葱白豆豉汤也能管点用。多喝热水,盖被子睡一觉。
- 中暑: 赶紧到阴凉地方躺下,解开衣裳,用凉水擦擦身子。喝点淡盐水或者绿豆汤。
- 拉肚子: 饿几顿,吃点清淡的米粥。车前草、马齿苋煮水喝,也能止泻。要是拉得厉害,脱了水,就得赶紧找郎中了。
- 小伤小口: 干净的草木灰撒在伤口上能止血。蒲公英捣烂了敷在疮疖上,能消肿。
- 采药须知(附图): 书里头画了几种常见的草药样子,比如艾草、薄荷、金银花、板蓝根(若此时已有)。采的时候要认准了,别采错了毒草。不认识的,千万别乱吃。
(此处应有简陋的草药图谱,用墨线勾勒,旁注名称和主要功用)
第三节:孩子老人多照看
- 小儿推拿是个宝(简图): 孩子发烧、咳嗽、不消化,别老喂苦药汤子。书里头画了几招简单的推拿法子,照着图轻轻给孩子捏捏揉揉,也能管点用。(此为中医儿科推拿的极简化普及)
- 老人怕摔怕着凉: 家里有老人,地上别放零碎东西,免得绊倒。天冷了早点给老人添衣裳。老人牙口不好,饭菜要做得软烂些。
第三卷:居家过日子——柴米油盐的算计
第一节:针头线脑皆不易,缝缝补补又一年
- 衣裳破了自己补: 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衣裳破了洞,别嫌麻烦,自己动手缝几针,还能再穿。针线篮子是居家必备。
- 旧衣巧改新用途: 穿不着的旧衣裳,别扔了。拆拆剪剪,能改成小孩子的衣裳,或者做成鞋垫、抹布,都是好东西。
第二节:油盐酱醋巧安排,省下一文是一文
- 买东西要货比三家: 市集上买东西,别光图便宜,也得看看货色。多问几家,心里头就有数了。
- “明算”记账防糊涂(简易记账法): 每日里花了多少钱,买了些啥,进项有多少,拿个小本本记下来。月底一合计,就知道钱花哪儿去了,下个月好有个计较。别大手大脚,寅吃卯粮。
- 范例:
- 初一:买米二升,用钱十五文;卖鸡蛋五枚,得钱八文。
- 初二:买盐一合,用钱三文;修补农具,用钱五文。
- ……
- 范例:
- 废物利用也是宝: 淘米水可以浇花,烂菜叶可以喂猪,草木灰可以当肥料。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。
第三节:邻里和睦金不换
- 远亲不如近邻: 街坊邻居的,抬头不见低头见。遇上事儿了,能帮一把就帮一把。你帮我,我帮你,日子才好过。
- 有话好好说,别动粗: 邻里间有点小摩擦,那是常有的事儿。坐下来好好说,把理讲清楚。实在不行,请村里有威望的长辈给评评理。千万别一言不合就动手,伤了和气,也解决不了问题。
第四卷:婚丧嫁娶有章法——人情世故莫失礼
(此卷内容较为敏感,涉及各地风俗差异及等级礼仪,原书或有详细描述,此处仅列大纲,以避繁琐及可能引起的争议)
- 男婚女嫁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: (描述当时主流的婚嫁观念和流程,如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等六礼的简化版或民间通行做法)
- 生儿育女,传宗接代: (涉及生育观念、新生儿的照料、取名习俗等)
- 寿诞节庆,亲友往来: (如何操办寿宴、过年过节的习俗、亲友间如何送礼、如何随份子等)
- 丧葬之事,慎终追远: (老人故去后的停尸、报丧、入殓、出殡、安葬、祭祀等仪程的民间简化版,强调孝道与哀思)
- 拜师学艺,邻里互助之规矩: (如何拜师、学徒的规矩、邻里间红白喜事如何帮衬等)
(继绝书坊主人跋:) 以上所录,仅为《民生图鉴》原书十之二三。原书内容更为驳杂,涉及衣食住行、农桑医卜、工巧技艺、乃至各地风物、奇闻异事,可谓一部“百姓日用百科”。其语言虽鄙俚,然其用心良苦,旨在为我大汉寻常百姓,于这变动不居之世道中,提供些许安身立命之法,趋吉避凶之鉴。观其所述,亦可见广运年间,我朝虽经“启明新政”之洗礼,民生渐有起色,然底层百姓之生活,依旧维艰,于细微处仍需精打细算,方能勉力维持。书中虽无宏大之“新汉学”理论,然其处处体现之“实用”、“互助”、“自强不息”之精神,未尝不是“人文化成”于民间最质朴之体现。愿此书之重刊,能略补正史之所不及,为后人研究我朝社会生活,留一真实之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