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古考今,汉祚延绵,其间兴衰治乱,波澜壮阔,非片言所能尽述。

自武侯北伐,汉室中兴,至近世千年之变局,本志旨在忠实记录汉朝历史变迁、思想演进、社会发展的宏大历程。

本志编撰秉持"求真务实"之精神,凡所记述,必有所本,力求客观公正,不掺杂个人好恶。同时注重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因果联系,以期读者能从中获得对历史本质的深入理解。

旧史之繁简失当者,今为增删;前人之疏漏讹误者,今为纠正;史料新出而未及记载者,今为补充。

愿此志能为后世了解汉朝这一灿烂文明提供可靠史料,并对当代人有所启迪。







南海长帆:汉家海商共和国联邦的千年演进 (约公元450年 - 1200年)

南海长帆:汉家海商共和国联邦的千年演进

(新政六十年,公元 1160 年,前泉州市舶司提举,现南海贸易史研究员 蒲寿庚 考订)

序言: 汉祚倾颓,中原板荡,此乃大衰落时期之常态。然汉家文明之坚韧,亦在于其播迁四海,落地生根之能力。当神州陆沉,礼崩乐坏之际,一群不甘沉沦之汉家遗民,驾一叶扁舟,搏击万里波涛,竟于南海瘴疠之地,开创出一片独特之基业——汉家海商共和国联邦(以下简称“南海联邦”)。其国体之演变,自草创城邦,至君主立宪,终成共和联邦,历经数百年风雨,实为一部值得深思之海外汉人奋斗史与政治实践史。

奇文共赏:《碧海弦歌》——南海联邦学堂风情与中土的文化震荡

《碧海弦歌》选段及中土评议

编者(洛阳“翰墨轩”书坊 主事 王伯当,启明七十年,公元 1121 年)按: 近岁以来,自我朝与南海联邦商贸日盛,彼邦之风物人情,亦渐为中土所知。其中,一部名为《碧海弦歌》之南海小说,以其清新别致之文风、动人心弦之故事,竟于我中土洛阳、建业等地书坊悄然风行,一时洛阳纸贵,闺阁少年争相传阅,引为奇谈。此书所描绘之南海联邦“新式学堂”(彼邦称之为“高级中学”,简称“高中”)中少年男女之情愫与生活,与我中土传统迥异,令人耳目一新,亦引诸多议论。今特节选其片段,并附录数则士林评议,以飨读者,亦可窥见南海文化之一斑及其对我中土之影响。

人物志:苏轼(字子瞻)——新政名臣的璀璨与悲歌

人物志:苏轼(字子瞻)——新政名臣的璀璨与悲歌

(洛阳国子监 史学博士 司马康 撰于新政八十年,公元 1180 年)

概述:

苏轼(字子瞻,世称苏大学士,约生于汉哲宗元祐五十五年,公元 1080 年,卒于新政五十八年,公元 1158 年),乃我大汉“新政与理性复兴时期”一位才华横溢、影响深远之重臣、文学巨擘与思想探索者。其早年以卓越之才学,积极投身“新政”改革,于财政、律法、教育等领域皆有建树,为“新政”盛世之奠基立下汗马功劳。其诗文汪洋恣肆,雄健清新,一扫通俗时代之俚俗与前代之浮靡,开创“新政文学”之一代新风。然其晚年,因思想过于深邃敏锐,目睹“新政”推行中之流弊与社会深层矛盾之难解,加之其个人遭遇之坎坷,竟至心力交瘁,言行渐趋“疯癫”,最终郁郁而终。其一生之璀璨与悲歌,实为“新政”时代复杂性与思想张力之缩影。

人物志:心海的探秘者——算心学派开创者 裴玄度

人物志:心海的探秘者——算心学派开创者 裴玄度

(洛阳国子监 博士 苏洵美 撰于新政四十五年,公元 1145 年)

概述:

裴玄度(字仲微,约生于汉哲宗元祐五十年,公元 1075 年,卒年不详,约于新政三十五年,公元 1135 年后失其行踪),汉徽宗崇宁末年至新政初年间,洛阳格物院一位极具争议亦极富创见的学者。其人初以精研《知觉论》及王明《再认识》中关于“心智”之论述闻名,后不满足于纯粹思辨,转而深入探究人类内心欲求、梦境隐喻及童年经历对个体性情之影响,开创“算心之学”(或称“心算格致”、“幽明解析之术”),试图以一种独特的“格物”方法,揭示人心深处之奥秘。其学说在当时被斥为“奇谈怪论”、“有伤风化”,然其对后世汉学中关于人性、情志、乃至教化之道的探讨,皆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。

0%